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中关村)审查员实践基地

文章来源: 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网
发布时间: 2013/11/20 11:23:33
 



2010年北京(中关村)审查员实践基地正式成立以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实践基地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不断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基地管理机制日益完善,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实践基地依托北京特别是中关村的丰富创新资源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业审查资源,为中关村创新型企业与审查员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2011年和2012年分别以“百名专利审查员进中关村”和“根植创新、走进一线”为主题,组织专利局10个审查部门的143名审查员赴中关村及全市35家实践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几年来,知识产权在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实现高端引领、创新驱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专业指导的需求迅速增长。
2013年6月13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以“实践创新 共促发展”为主题,举行了2013年北京(中关村)审查员实践基地启动会,正式启动了2013年度的实践活动。一年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人事教育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北京(中关村)实践基地共组织来自电学部、机械部、化学部等全部10个审查部门共99名审查员赴33家企业开展实践活动,审查员人数和参与企业规模居历年之最,在丰富审查员一线实践经验的同时,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成效。
回顾一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专业园区联动,创新服务模式呈现新气象。
——统一活动部署,加强顶层设计。2013年,中关村企业申报数量增长迅速、需求旺盛,共58家企业申报实践基地承担单位,较去年相比增长了52.6%。经过层层遴选,向国家局人教部报送2013年实践单位52家,拟需求审查员人数达240多人。之后北京(中关村)审查员实践基地领导办公室召开工作会议,制定2013年实践工作计划,选择33家具有良好知识产权工作基础和行业技术研发优势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实践点,加强源头设计,明确全流程活动内容与计划要求,保证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突破服务模式,专业园区联动。今年是审查员实践基地的第四年,已经成为中关村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为了力求在原有模式中主动求变、有所突破,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将实践基地工作作为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三大服务”之一“服务央企”的重点工作,改变之前以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的服务模式,将中央在京单位作为实践基地的重点支持单位,扩大领先优势。今年共有来自机械部、材料部、医药部等5个审查部门的42名审查员进驻中粮集团、中钢集团、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中国建筑材料研究总院等大型央企10家,占到今年派驻审查员的40%,反响良好。二是改变之前以单个企业作为实践点的单一派出模式,更多向如中关村软件园、生命科学园、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等具有专业性背景的园区和孵化器倾斜,着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园区,发挥联动共赢效应。今年审查员实践基地启动仪式上,赵喜元副部长和周砚副局长共同为中关村软件园授予“审查员实践分园区”铭牌,进一步加强了与专业园区的合作力度,大大提升了实践基地的规模和影响力。
二、注重因势利导,完善制度保障,强化流程管理彰显新优势。
——注重因势利导,精准匹配对接。每次实践活动前,实践基地工作人员都会和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人员进行大量的前期沟通工作,充分了解企业知识产权所处发展阶段,根据专利数量、企业性质及行业特点等因素,将企业分级分类,特别是在实践活动日程的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审查员对于技术知识更新要求以及企业的实际需求,对于处于起步或刚“清零”的企业,主要以普及初审或实用新型相关业务知识为主,而对于起步较早、发展态势良好,甚至“千件专利”、“中国专利金奖”企业,则因势利导,打破单一审查团队进驻模式,择优选派初审和实审两个审查部门的工作骨干组成综合团组,打通审查渠道,从初审到实审开展全流程、全方位引导服务,力求创新主体与审查资源的精准匹配。实践中,针对企业安排具有专业性的专利知识讲解和培训课程,同时要求企业选派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技术骨干,为审查员提供本企业核心技术的知识讲座,并尽最大努力安排好审查员在企业期间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完善制度保障,强调事后总结。实践基地活动以活动质量和效率为导向,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完善制度保障。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先后修订了“北京(中关村)审查员实践基地实践点申报书”和“审查员实践活动审批表”,科学设计实践活动培训大纲和审查员实践活动指导规范,立足实际,以团组为基本活动单位,以组长为抓手,确立了实践基地、团组、实践点三方沟通模式,最大程度提高沟通效率。实践活动后,为了固化活动成果,挖掘工作亮点与不足,实践基地会在企业就地召开小型活动总结会。实践单位负责人与审查员共同回顾实践过程,总结收获,畅谈感想,提出实践活动相关建议,挖掘实践活动经验不足。实践活动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组织工作,为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丰富一线经验,强化服务意识,合作双赢成果共促新成效。
实践活动中,审查员深入了解企业知识产权部门的运作模式,学习使用企业先进成熟的知识产权管理软件,拓宽了技术领域,加深了理解,同时通过与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交流座谈,亲身领会每个技术方案从技术创新点提出到专利生成的整个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对于审查工作的认识,强化了为申请人和企业主体的服务意识,技术知识更新与实践效果显著。
实践过程中,审查员利用自身优势,针对企业科研成果开展专利挖掘,按技术点逐项分析专利申请的可行性与专利保护策略,提出加快围绕核心技术点的专利申请、加强集成项目专利多点布局保护以及注重专利保护范围等建议,有力支持了企业专利创造与保护策略的形成,为科研成果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实现共赢结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四、着力扩大影响,提升活动关注,中关村创新发展再谱新篇章。
目前,北京(中关村)审查员实践基地活动已覆盖中关村示范区专利强极企业、试点示范企业等优秀企业群体近百家,可供实践的技术领域广泛涵盖电子信息、计算通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关村审查员实践基地组织的实践活动规模不断扩大、技术领域覆盖面不断拓展,实现了审查员与高科技领域新技术新产品信息的无缝对接,同时加速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进程,在企业中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经过多年的工作积淀,实践基地影响力不断扩大。今年年6月,中国知识产权报连续发表《2013年北京(中关村)审查员实践基地启动》、《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实现双赢》两篇文章,深度报道中关村审查员实践基地开展情况;10月,北京日报撰文《“零距离”服务企业创新——近百专利审查员今年入驻中关村》,从服务企业创新创业的视角生动诠释实践基地的重要意义,彰显中关村实践基地服务企业的多赢新模式;11月,北京日报头版刊文《中国专利金奖北京占五分之一》,重点报道审查员实践基地服务企业北京源荷根泽科技有限公司(甘李药业有限公司子公司)获得中国专利金奖情况,为实践基地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我们注重内部总结与宣传,撰写《我局率先在中钢集团推动央企审查员实践活动》、《审查员实践活动走进北汽动力》等内部通讯十余篇,并将服务央企的实践活动专题报送市政府外联办。
总结一年的工作,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人事教育部和各审查部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全市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专利局人事教育部赵喜元副部长、光电部汤志明副部长、电学部肖光庭副部长、材料部祁建伟副部长、化学部张伟波副部长、医药部宫宝珉副部长、初审部张景副部长等审查部领导亲临企业,先后17次出席企业实践活动的启动仪式,听取审查员和企业的建议,对实践基地在组织审查员实践活动工作方面提出切实要求,对实践点知识产权工作给予直接指导,极大地推动了实践基地工作的有效开展。
2014年是北京(中关村)审查员实践基地成长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国家局人教部和各审查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直接领导下,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将不断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按照田力普局长提出的建设国家审查资源综合运用先行区,审查员业务学习实践区和服务创新企业示范区的工作要求,一如既往做好实践活动的组织、服务和管理工作,为审查员提供更多走进一线的机会,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更富实效的知识产权专业服务。
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们将定位于力求在服务模式上实现突破性,服务领域上注重扩展性,在培训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在管理规制上彰显规范性,努力实现各项举措相互配合、实施过程相互促进、实际成效相得益彰。
一、聚焦核心工作,创新服务模式。经过四年的实践和总结,审查员实践基地工作已经成为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一项重点工作,形成了一整套组织和管理机制。为了有所突破,常做常新,明年将聚焦我局重点工作“中关村知识产权推进计划”中的核心任务——培育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将其作为突破口,通过审查员专业指导,助力中关村打造“专利过千、质量过硬、布局合理、运用科学”的知识产权领军企业,通过开展“一对一”的定向服务,帮助小微企业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制度,实现专利申请“零”突破,加快提升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
二、借力扩园契机,拓宽业务领域。2013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调整,中关村从现有的一区十园扩大为一区十六园,实现了每个区县都有一个中关村科技园。扩园后意味着北京约70%的产业用地将可以享受到中关村示范区的政策支持,也意味着更多的创新主体将对审查员实践基地提成更多的需求,为此我们计划更加注重实践活动覆盖范围,更加注重横向拓展业务领域。因一区十六园发展阶段、布局特点以及产业定位各不相同,如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与雍和园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企业需求肯定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为每个园区“量身定做”实践内容,针对不同园区,定向选派专业领域对口审查员进驻,既满足审查员知识更新与技术实践要求,又凸显服务中关村十六园、零距离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
三、导航产业发展,实务培训先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3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实施“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工程”,提出构建加快六大优势产业、推动四大潜力产业、促进服务产业发展的 “641”产业发展格局。今年的实践活动,我们将充分利用“审查员实践基地企业专利实务培训”良好平台,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举办系列知识产权运用高级实务培训,为企业专利创造挖掘、战略布局、管理和保护等工作提供专业化培训和咨询建议,有效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四、强化规范管理,优化流程服务。在内部管理机制建设方面,我们将更加强调科学化和规范化,计划进一步细化审查员实践基地运行管理流程,编制《企业实践点工作指引》,通过明确实践活动总体目标和各阶段时间节点,规范实践单位工作内容和实践模式,不断提升实践活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最大化实现实践活动对于审查员和企业所起到的双赢作用。
 
(编辑:刘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