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专利战略实施 扎实创新工作 ——济南市经验交流

文章来源: 人民网-知识产权频道
发布时间: 2013/11/23 16:41:42
 



  到2020年,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的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新机制。在主导产业、优势领域创造出一批支撑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商品化、产业化能力大幅提升;专利的行政和司法并行运作的保护机制更加健全,形成科学高效的专利行政管理体制;知识产权意识深入人心,专利制度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繁荣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支撑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以上是济南市专利战略目标。早在2001年9月济南市知识产权局成立之初,各项工作已经开始起步,业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激励创新——实现战略目标的催化剂

  济南市知识产权局局长马素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专利战略实施的最终落脚点是企业。企业既是创新的主体,也是知识产权应用和实施的主体,还是大量专利的管理者和维护者,基于这种理念,济南市始终坚持把企业专利工作作为重中之重。”

  济南市在全省率先设立专利专项经费,连续三年共列支1亿6千万元支持科技创新和专利技术产业化,市政府设立专利奖和技术发明奖,专利奖享受科技进步奖同等待遇奖励力度在全国领先。

  同时,济南市知识产权局出台《关于公布二〇〇八年济南市专利申请及授权资助标准的通知》,在2007年奖励政策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小企业享受政府激励创新政策的机会;加大了对国外专利申请的奖励力度,在按照《山东省专利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给予资助的基础上,对进入申请国家(地区)审查程序的每件专利申请,给予20000元资助。

  2007年,济南市政府组织知识产权局、科技局、经委和企业联合会面向全市企业,开展“企业知识产权年活动”,围绕制度建设、信息利用、法律保护、战略研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并从涌现出来的优势企业中评选出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给予每家5万元的知识产权经费。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浪潮集团、齐鲁电机公司联合大专院校、专利事务所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市知识产权局联合济南二机床集团申报题为“大型数控装备设计制造数字化集成平台专利战略研究”的国家专利战略推进工程项目,借助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资源优势,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水平,引导企业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帮助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规则寻找创新和发展方向,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大力开展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全市11%以上的企事业单位拥有专利,65%以上的企业拥有注册商标,企业专利实施率不断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逐年增加。浪潮集团、重汽集团、力诺集团、齐鲁电机等企业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出台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实现了“机构、人员、制度、资金”四落实。小鸭集团、中国重汽集团被评为全国企事业专利试点工作先进单位。


  创新服务——企业创新的指南针

  济南市政府将原济南市新技术所整体改组成立了济南市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使该市专利信息推广应用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突破。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领导的充分肯定,为全国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建立,探索出了新路。

  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济南市成立了中国(济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目前该市共有8家专利代理事务所,从业人员达100余人。至此形成了信息服务、专利技术推广应用、维权援助、代理服务共同推进的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

  据悉,济南市知识产权局自2001年开始建立处室联系企业制度,每年选取120家企业进行重点帮扶,帮助企业实现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人员、制度、资金”四落实,为企事业单位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截止目前,共认定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四批共28家,试点企业为全市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可以说,处室联系企业制度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重汽集团、浪潮集团被推荐为全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单位,博士伦福瑞达公司推荐为全国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单位。推荐的曹善文、王旭宁分别荣获全国第二届"发明创业奖特别奖"和"发明创业奖",周慧敏、任淑娟获"山东省巾帽发明家"称号。重汽集团通过试点,由试点前的0专利到今天累计申请专利800多件;试点园区中的民营园辖区内企业专利申请较试点前同期增长一倍;高新区对国外发明专利授权后补贴5000元/件,年专利授权量达到50件以上的奖励5万元;在重点抓好专利试点工作和重点联系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同时,还深入其他企业进行知识普及和宣传,抓好对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专题培训,全市企事业单位专利意识不断提高。

  2007年12月,济南市知识产权信息中心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全国首批21家予以重点建设的地方信息平台,并给予60万元的软硬件设备支持。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济南市建立全国首个专利信息利用试验基地。信息中心已经建立数控机床等二十几个行业专利信息数据库,并为重汽集团、济钢集团等70余家企事业单位无偿建立企业专利专题数据库,利用农业专利数据库为平阴圣母山生态园等5家农业型企业、基地建立农业专利信息数据库。二是强化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建设。

  2005年6月,济南市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时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王景川同志为市场揭牌,对“政府引导、规范管理、公益服务”的运作方式给予充分肯定。

  2006年11月,全国专利技术(济南)展示交易中心在原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基础上揭牌成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张勤副局长为展示交易中心揭牌,为项目投资人和专利技术持有人搭建合作双赢的服务平台,加快推进自主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一系列数字就足以证明济南市知识产权部门的创新服务所产生的功效:截至2008年底,全市大中型骨干企业均已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拥有专利的企业比例为12.9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93个百分点。企业专利实施率达91.8%。涌现出一批依靠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发展壮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集团。自2001年建局至2008年,全市专利申请量年均递增34%,2008年全市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万件大关。专利申请量从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的第13位上升为2008年第4位,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四项指标连续三年均居全省第一。

  专利执法——企业创新的保护伞

  在加强部门间协调的同时,济南市还与天津、德州、淄博等省内外城市签订专利查处信息共享协议,积极开展跨地区专利行政执法工作,维护了该市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在专利行政执法过程中,济南市专利执法部门注重教育引导和打击处罚相结合,认定了两批共4家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商场为 “无假冒、冒充专利商品示范商场” 。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开展市和县(市)区专利联合行政执法,2008年,共开展专利行政执法活动750余人(次),检查商场360余家(次),跟踪检查标注专利标识的产品3000余件,查处冒充专利46起,净化了济南的专利市场秩序。

  每年向社会发布《济南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向社会各界宣传介绍该市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为树立该市良好的对外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更好地帮助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维权工作,2008年8月,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济南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成立,并于今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开通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举报投诉服务12330热线,并与12345市长热线实现联动。维权援助中心的成立和热线的开通,进一步完善了该市业已建立的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为济南市知识产权局服务社会开辟了一个新的窗口,也是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协调联动的一个新的途径。

  据悉,济南市知识产权局专利执法部门坚持日常查处与专项行动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济南市、县(市)区“横向互动、上下联动”的执法体系,全市专利行政执法能力持续增强。

  一是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生产和流通领域假冒冒充专利行为,及时调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切实维护专利权人、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以医药、食品等领域为重点检查对象,在济南市大型商场、超市、药店等商品流通领域中开展专利专项执法检查。

  二是深入开展与县(市)区专利联合执法活动。举办全市专利行政执法培训班,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家为县(市)区执法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深入执法现场指导工作,提高执法水平。各县(市)区积极配合,协助处理专利侵权纠纷,增强了执法效果,改善了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三是积极实施跨地区协作执法。在济南德佳机器有限公司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济南市知识产权局先后在北京、天津、沈阳等地举办的国际会展调查取证,就地封存了有关展品,顺利取得了相关证据,为案件得以客观、公正、及时的处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群康公司被大规模、群体性侵权案中,及时向淄博、泰安、聊城知识产权局移送案件材料,协助调查取证;加强城市之间执法信息的共享,与长沙、哈尔滨、长春等城市签订了查处案件信息共享协议,建立互通执法信息的协作机制。

  四是积极开展跨部门协作执法。在市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的成员单位之间,建立信息共享、联席会议、线索协查、案件移交、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工作联合办公室”的作用,市知识产权局、市公安局联合到北京、成都等地进行调查取证,保证了侵权案件的及时处理,维护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编辑:秦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