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运用:探索高校广阔“钱”景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
发布时间: 2017/11/29 11:22:46

  北京工业大学9200万元,中南大学1.048亿元,四川大学3.1亿元,山东理工大学5亿元……这一串激动人心的数字,不是资本的游戏,而是创新的凯歌。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布局谋划高校专利转化运用工作,一系列加强专利转化运用的重磅规划和部署密集出台;各高校积极打造专利转化运用这把开启创新和市场宝库的“金钥匙”,使得科研人员实施专利转化运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落实政策 激活创新“动力源”

  2017年5月,同济大学与润坤(上海)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技术专利转移协议》,将该校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占山团队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激光薄膜器件及装置”6件发明专利转让,合同金额共计3800万元。其中85%的收益约3230万元归科研团队,用于支持该校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及对教师和学生的奖励。

  事实上,科研团队获得的不仅仅是真金白银的收益“红包”,还有一件事关长远的政策“红包”——就在合同签署当天,《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细则》对外发布。该细则对科技成果的归属、转化流程、决策制度等作出明确规定,以此激励师生对科技成果进行后续开发、应用、推广,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其中的第7条这样写道:“学校鼓励成果完成人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通过学院或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及时发现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并加以培育。院系应对学院教师申请的专利或其他科技成果展开评估,及时发现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并对外进行重点推介。”

  同济大学并不是个例。长期以来,科技成果闲置率高、转化率低是国内高校面临的共性问题。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权益分配机制,从根本上调动单位和发明人实施专利交易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各高校纷纷响应,因地制宜探索科技成果转化道路:西南交通大学出台《西南交通大学专利管理规定》,创造性地提出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浙江大学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在打通转化关键环节上进行有益尝试;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对接市场的技术折价入股通道,以知识产权增资方式实现规范管理……“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高校失效专利总量近6.8万件,大量的专利没有得到转化,甚至在获权后就不再维持,这是对科研成果价值的严重浪费。”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单晓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种种原因,此前许多科研人员提交专利申请仅为职称评定、奖项申报等,不少成果质量不高,缺乏转化运用的价值。高校要通过政策指引,还专利以市场经济的本质,促进更多更好的成果通过转化等方式实现价值。

  强化管理 转动转化“金钥匙”

  “象牙塔里的科研人员想转化成果,往往需要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牵线搭桥’。但此前制度的不完善让管理人员担心出错,而不敢主动对接。”中南大学科研处处长李昌友告诉本报记者,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难以量化,因而许多高校并没有对科研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予以相关工作考核,管理人员“无为而治”不会受罚,“主动出击”反而存在转化结果不尽如人意而需要担责的风险,从而怠于推动专利转化。李昌友介绍,中南大学出台了《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出资入股流程暂行规定》《技术成果股权及权益分配规定》等制度,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在中南大学,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特点的岗位管理、职称评定、考核评价和工资激励等方面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流程,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示制度,规定通过协议定价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事项,均需在校园网公示15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集体决策制度,根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价格,规范科学制定审核流程和要求,让管理人员有章可循,解除后顾之忧。

  在管理人员的有力协助下,中南大学的科研人员干劲儿更足了。今年9月,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赵中伟教授团队获得的“电化学脱嵌法从盐湖卤水提锂”3件相关专利,以独占许可方式成功转让给上海郸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使用费达1.048亿元。据介绍,仅2017年上半年,中南大学已实现技术转让45项,实现了以往难以想象的经济效益。“是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的支持才让我们有了今天的成绩。”赵伟感慨。

  “在中南大学,科研转化成绩被记入教师工作考核,要求科技创新与市场运用紧密结合,同时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奖励力度,从根本上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也让科研人员更加注重科研质量特别是专利申请的质量。”中南大学副校长周科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多方合力 驱动发展“新引擎”

  “路桥通,百业兴。”近年来,随着国家、地方各项政策措施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出台或修订,“为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高校,正成为创新的枢纽,在四通八达的“路网”上纵横捭阖,源源不断地向企业输送创新能源。

  2012年9月,武汉市在全国率先出台有“黄金十条”之称的《关于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若干意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留岗创业,并明确规定,高校、科研院所可对1年内未实施转化的知识产权自主实施成果转化,转化收益中至少70%归成果完成人或者团队所有。“黄金十条”在武汉市众多高校中引起热烈反响,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随后陆续出台具体政策,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在职创业,并且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17年5月,武汉工程大学陶瓷膜科研团队以研发的8项碳化硅陶瓷膜技术作价2128万元技术入股,与鄂州市昌达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湖北迪洁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该团队9名科研人员获得此次收益的90%即1915.2万元,并由此在迪洁膜公司占股50.4%,迪洁膜公司也因此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碳化硅陶瓷膜量产。

  “此次碳化硅陶瓷膜项目的成功交易离不开武汉化工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大力支持。”武汉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陈宝国告诉记者,该项目获得化工新材料工研院的50万元孵化资金,并入驻该院中试基地,保证了中试系统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进而实现产业化。而化工新材料工研院正是武汉市与当地的高校、企业共同组建的10所工研院之一。陈宝国表示,这10所工研院依托武汉各高校的科教资源,加快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引领相关产业集群化发展。截至今年5月,武汉市10家工业技术研究院累计转化专利项目327项,转化资金达6.0127亿元。

  严格的专利保护也是近年来促进高校专利转化的“催化剂”。2017年4月,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毕玉遂领衔的研发团队的“无氯氟聚氨酯新型化学发泡剂”专利,被山东补天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以5亿元买断20年独占许可使用权(美国、加拿大市场除外),创造了山东省专利许可的新纪录。据悉,该技术是国际上环保产业的尖端技术之一,也是发达国家禁止出口的高技术之一,面对众多国外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毕玉遂起初在专利保护方面有所担心,不敢实施转化。国家知识产权局、山东省知识产权局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这一问题后,指导协调组织了知识产权服务团队,主动上门为毕玉遂研发团队开展专利导航服务,通过专利检索、专利导航、分析评议和专利布局服务,确定了该专利的技术水平和市场潜在价值,并针对该创新成果提出了加强专利保护和运用的意见和建议,指导其开展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提交等工作,弥补了该项目专利布局方面的不足,成功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为其创下5亿元收益的奇迹。

  “专利转化是高校科技活动的重要内容,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需要高校、企业、金融、政府四方合力。四方联动,才能更好地让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头活水喷涌而出,为支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成果。”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刘海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记者 孙迪)



(编辑:白逸群)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