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导航:指明产业升级之路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
发布时间: 2017/11/29 11:15:59

  2件发明专利以5亿元许可给有关企业实施,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毕玉遂领衔的研发团队让人们看到了知识产权产生的价值。而在此前不久,怎样进行有效的专利转化曾让该研发团队犯了难。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专门派出微导航项目工作组指导其专利布局工作,促成相关创新成果的专利布局与转化。这也让专利导航工作走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专利导航是以专利信息资源利用和专利分析为基础,把专利运用嵌入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中,引导和支撑产业科学发展的探索性工作。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始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有效运用专利制度提升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4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实施国家专利导航试点工程已经进入建设的关键期。

  围绕产业 技术赢得大市场

  “园区正在围绕纳米细分领域开展专利运营工作。”作为首批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苏州工业园区不断深化纳米技术应用领域的专利导航工作。园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园区有序开展了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和托管平台的建设工作,并举办“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和“桑田岛知识产权论坛”,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专利导航和专利运营的新模式,并由园区知识产权运营与服务中心联合观韬等6家律师事务所共同成立桑田岛律师工作站,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及知识产权服务;同时,通过实施IPmart工程(专利超市),利用园区产业资源积聚优势,开展微机电系统、氮化钾等领域的专利储备和运营工作。该负责人表示,园区将深入推进落实专利导航实验区工作,将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向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域园区推广,打通“专利—技术—产业—市场”经脉。

  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是试点工程的重要载体,凝聚了试点工程各类试点项目,包括面向产业的专利分析、产业规划优化,面向企业的微观导航项目、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以及专利储备运营体系建设等,由于实验区主要由产业特色强、规模优势明显、对产业的集聚效果好的优势园区或产业集聚区组成,区域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能力较强,因此在整个试点工程中,实验区的建设和所取得的成效对试点工作将产生重要影响。据了解,实验区建设是以园区、依托载体的特色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为对象,以专利分析为手段,用专利分析的结果导航产业的发展规划,形成园区产业的创新发展战略。目前,国家已确定17个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各实验区形成了以专利导航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及知识产权服务业集中集聚的园区知识产权发展态势。

  聚焦企业 专利指引“创新路”

  “我们开展的专利微导航项目让产品创新有了着力点。”拥有“冷酸灵”品牌的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登康)董事长邓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创新,专利微导航项目帮助公司更好地了解了行业的专利布局、前沿创新方向等信息,避免盲目研发,创新效率明显提高,今年公司就提交了5件发明专利申请。他告诉记者,专利信息不断变化,专利导航工作也需要具有持续性,登康在今后将不断推进专利导航工作,使之成为公司的一项常态化工作。

  登康是近年来开展专利微导航工作受益企业的缩影。专利导航的成果需要通过企业加以实施,面向产业领域的专利导航由于相对宏观,难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面向企业的专利导航创新研发需要解决技术布局和市场布局两个方面的问题。因此,在产业导航的基础上,企业需要面向特定技术、工艺或产品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对侵权可能性较大的专利进行风险评估并确定规避和超越设计的方法和路径,其难度远高于面向产业领域的专利导航。由于面向企业的专利微导航能够化解企业专利侵权风险、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并引导企业有效组织和实施创新研发,受到了企业的重视和欢迎。2016年,各实验区共实施了89个面向企业的专利微导航项目,较好地满足了企业需求。

  开展试点 工作走向成熟化

  今年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面向高校、企业和区域,批复设立了首批3家国家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在高校层面,由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济南大学共同承担了首个国家专利导航项目(高校)研究和推广中心建设工作。在地方层面,由重庆摩托车(汽车)知识产权信息中心承担国家专利导航项目(重庆)研究和推广中心建设工作。在企业层面,由华智数创(北京)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担首个国家专利导航项目(企业)研究和推广中心建设工作。这一工作将为全面深化专利导航工作机制、加强专利导航理论和实务研究、推动专利导航项目推广与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有效衔接等方面提供基础支撑。这正是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推动专利导航试点工程方面开展的具体工作之一。

  近年来,围绕专利试点工程,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发布一系列政策指导文件;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新兴战略产业、面向部分重点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先后批复设立17个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37个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115个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出台《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导则》和《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导则》,引导地方大力开展专利导航项目,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帮助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储备与布局;批复设立3个国家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不断加强专利导航理论、实务研究和人才培养。各地在做好选定产业领域专利导航的同时,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关键技术专利布局以及知识产权运营人才培养等试点工作,形成了区域特色。例如,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设,并在省级重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中明确实施专利导航的要求;山东省东营市2016年设立专利导航专项,安排面向企业的专利微导航项目15项;浙江省向企业推广专利导航企业创新研发的方法和思路。

  “总体来看,专利导航的理念目前已经深入人心,在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推动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将进一步深化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努力取得新突破,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添薪加火。(记者 吴珂)



(编辑:白逸群)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