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报道 > 详情

让企业主导创新 让创新驱动发展

发布时间:2013/2/28 10:08:25 来源:经济日报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了众多的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近期两则与科技创新有关的新闻,获得很高的互联网点击率,对我们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或将有所启发。
  一则新闻说,截至2012年底,我国发明专利累计授权量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11.1万件,成为世界上完成这一目标最快的国家。这说明推进自主创新结出了丰硕成果。
  一则新闻说,在汤森路透评出的“2012年全球创新力企业(机构)百强”榜单中,中国公司与2011年一样依然榜上无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
  的确,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5年,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快速增长,激励创新的政策法律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科技实力和科技竞争力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不能不看到的是,由于我国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些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如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原创性科技成果较少,关键技术自给率较低;一些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不尽合理,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等。
  其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否真正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正如汤森路透榜单所示,目前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相当一部分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需要扭住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这个“牛鼻子”,进一步建立健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
  首先是需要进一步梳理、调整和取消不利于企业创新的政策。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梳理现行经济、科技政策,着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空间,努力创造市场机制更加完善、竞争更加公平、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获得发展的环境,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创新不如倒钱、创新不如倒地皮”的不正常状态得到了有力改变。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单纯依靠投资和出口驱动的政策导向,仍然在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待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十分有限,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资本市场还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其次是需要着力促进科技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科技投入不断增大,但是计划经济思维下的资源配置方式,一度导致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围绕着掌握科技项目的政府“有形之手”转,政府部门几乎成为事实上的“技术创新主体”。结果是产生了许多没有市场实际需求、华而不实的科技成果,落下了一批缺乏后续资金支持的科研“烂尾楼”。近几年来,这种状况正在逐渐转变,政府“有形之手”在促进企业创新中正逐渐由主导转为引导。要进一步发挥好政府科技资源在促进企业创新中的引导、激励作用,切实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强科技宏观统筹,深化科技项目管理、科技经费管理和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
  第三是需要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近几年来,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市场、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仅数量有增长,而且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在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的同时,还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软服务”,帮助他们加强创新发展战略谋划、健全创新支撑体系、优化创新机制、提升创新文化,实现创新发展。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当前正面临国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政策机遇,必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当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面临重大政策机遇。为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求,今年1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对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作出了全面部署。
  按照规划,到2015年,我国要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发展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高到1.5%,行业领军企业达到国际同类先进企业水平,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实现翻一番。到2020年,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企业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形成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重大进展。
  可以预见,未来全球创新企业榜上将会出现并将越来越多地出现中国企业,成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注解。(钟云华)

 

(编辑:刘珊)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