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报道 > 详情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兴业富农的财产

发布时间:2021/8/25 9:45:06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编者按

  精致典雅的苗绣、火遍全国的螺蛳粉、色泽艳丽的藏毯……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点赞”。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到,要加大对脱贫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支持,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今日本报特推出专题报道,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带领读者感受非遗在乡村振兴中所创造的巨大经济价值。

  2021年2月

  贵州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的扶贫车间,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他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在黔西县(现为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扶贫车间,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

  “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苗绣有怎样的魅力?

  苗绣踏着古歌而来——

  苗绣是苗族文化的载体,它将苗族古歌、传说和故事以刺绣形式表现出来。人们以绣布为画纸、以针线为笔墨,凭借代代相传的技艺,把历史文化和对家乡的赞美、对亲人的祝福定格在精美的刺绣中。

  苗绣承载着苗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文化记忆——比如蝴蝶纹样代表着生命的起源、护佑;阴阳鱼纹表示万事万物阴阳相合,在时间长河中轮回旋转,是苗族祖先对天地、宇宙的认知。可以说,刺绣是苗族人独特的哲学表达形式。

  迈进新时代,苗家儿女将苗绣浓郁的历史特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相融合,在手机壳、笔记本、鼠标垫等现代用品中加入传统苗绣纹样,将古老民族的基因注入到现代化生活之中。

  随着电脑绣花机的普及,绣娘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原本需要半年时间完成的绣品,在机器的帮助下工期缩短为数天。色彩鲜艳、花纹稠密的苗绣搭乘着电商直播的东风,走出大山销往全国。

  苗绣让远行者在家门口过上安心生活——

  化屋村地处深山、交通不便,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下,化屋村打通了交通动脉,从国家级深度贫困村一跃成为美丽乡村试点。

  化屋村的巨变离不开苗绣的产业化。作为少数民族村寨,化屋村苗族人口占比极高,且家家户户擅长苗绣制作。2019年10月,化屋村引进蜡染刺绣扶贫车间,让村民们的刺绣技艺得以施展。

  “如今,一件手绣的歪梳苗服饰能卖上万元。苗绣是传统文化,苗家女子一直引以为傲。大家能通过它增收致富,我感到很自豪。”扶贫车间负责人杨文丽介绍。

  工资收入加上田间收成可以让很多村民过上不错的生活。于是不少外出打工者今年选择留在村子里,既能赚取工资,也能照顾家人。

  一针一线织就幸福生活,苗绣的繁荣发展勾勒出化屋村村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画面。

  2月3日,在苗族村民赵玉学家,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生活居住环境,同赵玉学一家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黄粑,并聊起家常。

  赵玉学告诉习近平总书记,原来住在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的麻窝寨,现在住上了二层小楼,水电路都通到了家。习近平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他指出,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把孩子教育培养好。

  化屋村地处乌江南北两源交汇处,是六冲河、三岔河浩荡“握手”之地,山水秀美、风光旖旎。水泥路修通后,化屋村的苗绣、黄粑等特产能走出去,化屋村的美景能吸引游客走进来。

  “这两个月,农家乐和卖黄粑的收入已有一万多元。”赵玉学告诉记者,以前在外务工,最不舍的是孩子,现在收入不错,一家人还能团聚。“我们的日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期望的那样,越来越幸福甜蜜。”赵玉学满脸笑意地说。

  指尖技艺成为“指尖经济”,绿水青山变身为“金山银山”。如今,化屋村正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在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王秀芳 宋子节)

  2021年4月

  广西

  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详细了解螺蛳粉特色产业促进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住质量安全关,推进标准化、品牌化。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这碗粉”如何富乡亲

  7月15日上午10时,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小山村礼节屯。炽热的阳光下,村民韦伍次与家人正忙着将一穗穗颗粒饱满的红小糯高粱剪下装在筐里,运到家门口的大棚下脱粒,“这个本地品种的高粱在旱地里一年可以种两季,都不用怎么打理,每亩可以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下半年我要把家里4亩地都种上红小糯高粱。”他说。

  正在一旁查看收成的农艺师兰生葵正是柳州红小糯高粱的育种人。他告诉记者,已经有好几家螺蛳粉厂在用这一本土品种的高粱生产螺蛳粉,很受欢迎,“我们要在柳江区推广种植5000亩,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创造就业岗位30多万个

  已经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的红小糯高粱,只是跻身柳州螺蛳粉产业链前端的本土材料之一。

  如今,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创造就业岗位30多万个,带动了5500多户贫困户约2.8万人实现脱贫致富。其中关键在于螺蛳粉产业的原材料本地化战略。

  “公司一直致力打造原材料本地化,已实现全产业链布局。”作为柳州螺蛳粉的龙头企业,广西螺霸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姚汉霖对如何带动本地农民共享产业红利胸有成竹,“我们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原材料基地的布局上,优选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屯。”

  去年,“螺霸王”公司在鹿寨县东北部拉沟乡关江村布局了7000亩竹笋基地。关江村村民世代以林下经济为生,“螺霸王”公司入驻后,村里建车间、收竹笋,所有酸笋全部实现专供,拉动村民年收入从不足万元到4万多元。目前,该公司通过建立标准化螺蛳粉原材料生产基地,吸纳了1000余人就业,产业链上农户户均增加收入超3万元。

  “当前,螺蛳粉产业发展迅猛。”鹿寨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负责人表示,“我们重点种植竹笋和豆角等,为螺蛳粉提供原材料。”

  ?  育出12个原材料基地

  7月13日,在鱼峰区柳州螺蛳粉产业(核心)示范区的白沙镇白沙村太平屯,村民们正在忙着收割竹笋运往酸笋厂。

  依托螺蛳粉产业种植竹子的红利很让当地村民惊喜。“我们6月初就开始挖笋,一亩大概能挖上万斤。”白沙镇的千亩竹林里,陈君用铲刀快速切割,用手一掰,一根鲜嫩硕壮的竹笋便沉甸甸地躺在手中。他种下的10亩多竹林,如今每年可以稳定产出近5万公斤新鲜竹笋,按每公斤2.4元计算,年收入可超10万元。

  鱼峰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绿色标准化生产。建立了区、镇、村三级书记抓、处级领导挂点包村、镇村干部包屯的工作机制,先后制定了《全面推进螺蛳粉产业升级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意见》《螺蛳粉原料产业补贴方案》等系列政策,引导白沙、里雍两镇农户退桉种竹,参与豆角、辣椒、木耳、香葱、螺蛳等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种养。目前,该区已经建成螺蛳粉原材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300亩,辐射带动两镇发展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种养面积3.7万亩。

  以预包装螺蛳粉生产加工为核心,柳州螺蛳粉产业已经初步构建起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目前,全市有12个认定螺蛳粉原材料基地,种养规模超过50万亩,涉及螺蛳、水稻、豆角、竹笋、木耳等农产品养殖种植。

  致富故事说不完

  百乐村百乐屯村民黄继华种植了100多亩竹子,生产加工螺蛳粉原材料酸笋,年收入20多万元;山湾村界山屯的覃玉鲜把家里约3.5亩土地流转给基地养殖螺蛳,自己又在千亩螺蛳养殖示范基地务工,土地流转租金加工资,每年有3.6万元收入……在柳州市柳南区螺蛳粉小镇,当地的干部和乡亲们有说不完的致富故事。

  螺蛳粉小镇位于柳南区太阳村镇,核心区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总投资约36亿元。近年来,柳南区委、区政府将美丽乡村建设、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有效融入螺蛳粉特色小镇建设。2019年,以螺蛳粉小镇为核心区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验收,同年螺蛳粉小镇成为国家级AAAA景区,上等-山湾-百乐旅游示范带入选柳州市乡村振兴精品示范带。2020年,柳南区螺蛳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柳南区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建成约2.6万亩的螺蛳粉原材料种植养殖基地。目前,螺蛳粉小镇种植甜竹笋近1万亩、豆角1000亩,养殖螺蛳1000多亩。辖区企业中粮公司、鑫粮集团生产的米粉及柳州市特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酸笋均占市场三分之二份额。围绕螺蛳粉全产业链,目前已形成“一区一镇多基地”发展格局,持续向周边地区供应竹苗、螺种、木耳菌棒等种苗,成为螺蛳粉原材料种养标杆。(谌贻照 陈 伟)

  2021年6月

  青海

  2021年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走进生产车间、设计部门察看产品生产、设计情况。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藏毯是一种特色产业,你们很好把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结合在一起,契合了个性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藏毯产业是符合青海实际的产业,有扶贫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还有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希望青海发展更多这样的特色产业,靠创新实现更好发展。

  匠心织就古老藏毯新未来

  守艺40余年,杨永良从未对加牙藏毯如此自信。

  “这两年村子里有织架的人家又多了!”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习所,传承人杨永良讲述的已不再是养家糊口与传承技艺的无奈,而是乘政策东风,培养更多匠人的从容。

  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西宁市城中区的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在生产车间,习近平总书记察看原材料、生产流程、产品展示,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牙藏毯手工编织技艺的保护传承,对企业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表示肯定。

  “青海发展特色产业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要积极营造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要加快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促进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加牙村,编织藏毯铁梳子拍打纺纱的声音已跨越几个世纪。

  这曾经是加牙村村民赖以生活的手艺——特有的厚密的青藏高原“西宁大白毛”绵羊毛;提取自矿物质及植物的天然染料;独特的“八字结”编织手法……风格独特的花纹让加牙藏毯逐渐享有盛誉。

  10尺见方的绒毯上,既有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回字纹,又有隋唐时期的宝相花图样,更有藏族喜欢的八宝纹样、回族喜欢的花草纹样……一块小小的藏毯成为青海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最好见证。

  上世纪80年代,加牙村藏毯享誉全国,甚至走出国门,出口尼泊尔等地。在杨永良记忆里,那几年织机常常日夜不休。

  轻纺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家庭作坊的生产模式造成冲击,加牙村无数个像杨永良一样的织匠也赶上了最艰难的时期,“太难了,随着山东、河北的大织机来到西宁,手工织毯的技艺慢慢被放弃,村里人只想着种地打工养家糊口,织架不是被劈了当柴烧就是砸了卖废铁。”

  举步维艰时,杨永良依旧选择了坚持,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也逐渐迎来“春天”:2006年,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习所建立……

  而杨永良的作品、名片也被放在博物馆、旅游景区和宾馆酒店,很多游客慕名来到传习所下订单。“下单的多了,我就把订单给其他村民做,或者让他们来传习所,我给开工资。”在传习所“打工”,一天130块钱,村民杨启花很满意:“上下班时间都比较灵活,还能照顾上家里的孩子。”

  只带动一个村的村民增收致富还远远不够。近年来,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持续开展传承人研习培训班,加强非遗人才培养,促进加牙藏毯乃至整个西宁市非遗创新工作,强化非遗融合赋能,助力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

  “为传承地域民族特色,推动青海特色产业发展,今年我们举办两期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培训班,力争让35名零基础农民学员独立编织地毯。”西宁市湟中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毛迎霞介绍。

  经历了十几年的市场磨合,传统的加牙藏毯早已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我们和大工厂之间从来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杨永良发现,传统织艺需要学习大工厂走在时代前沿的设计理念,大工厂则需要加牙藏毯深厚历史文化的加持。

  如今,杨永良也有像高文兰这样来自大工厂,且熟悉机织、手工枪刺、传统手工编织等各种藏毯织造手艺的徒弟。编织技术多样化,基本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也有专业的设计团队,让藏毯在样式、造型、用途上有更多的创新,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传统技艺重焕新生,越来越多年轻人也投身其中,高质量发展、文化传承与致富增收相得益彰。

  青海省具有很好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文优势,青海省委党校副教授马丽雅认为,“基于省情构建合理的产业体系,逐步实现产业链升级,将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应以特色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

  6月,杨永良又接到给一家地毯厂做技术顾问的邀约;高文兰的天然毛纱藏毯还未正式推出就已收到订单。匠心织就古老藏毯新未来,再次焕发生机的传统技艺惠及更多农牧民,助力幸福小康!(甘海琼 宋子节)


  (编辑:侯岭)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