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报道 > 详情

把脉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难题

发布时间:2020/7/8 10:30:08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改革的创新突破,旨在使那些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企业,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把无形资产转换成现金流,解决资金难题。当前,越来越多的专利权人正在通过专利权质押来实现融资,助力企业更好地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达到1515亿元,同比增长23.8%,版权质押担保金额73亿元,帮助近万家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不过,在一些地方,“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是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拦路虎。笔者近期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范围内的走访调研中发现,当前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方面尚存三大难点:


一是知识产权价值确定难。知识产权评估不同于其他金融资产的评估,不仅要评估知识产权本身,同时还要对产品市场有预期。银行内部并不存在完备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价机制,而主要依托于外部专业机构进行评估。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则,理想中的评估机构应该是由专利、商标、著作权领域的专家学者、各行业或商业界代表,资产评估师、律师、会计师及相关管理机构参加的评估组进行评估。但实际操作中,专业人才的缺失使得相关评估报告的公信力欠缺。


二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借款难。以笔者所在的湖州市南浔区为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被银行归为信用贷款业务,单纯依靠知识产权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很少,多数得到贷款的企业,实际上是将知识产权与土地房产、应收账款、企业股权等综合“打包”,才能从银行贷到款。银行给予的知识产权融资授信额度也远低于评估值,贷到的金额远不如预期。甚至有部分银行仅授信而不放贷来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任务。


三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利率高。今年疫情以来,笔者所在的湖州市南浔区在《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中,明确“鼓励银行机构在原有贷款利率水平基础上下浮10%以上,推动地方法人银行发放低于市场利率的专项项目贷款”。根据最新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部分企业经财政贴息后,实际获得的一年期贷款利率可在1.6%以下。但银行在处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产品上,不仅没有下浮,有时甚至会上浮20%左右,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基于上述难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是提升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信心。相关金融机构要通过单列信贷计划、专项考核激励等方式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发展,同时降低银行此类产品考核标准,在银行内部考核以及整体评级考核时,适度调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不良率,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年累放贷款户数、年累放贷款金额逐年合理增长。


二是开发第三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服务产品。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产品,鼓励保险公司在自身风控基础上,为知识产权创新发展提供多种保险服务。在建立有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基础上,建立一批专业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


三是鼓励行政机关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平台搭建。行政部门要继续发挥好牵线搭桥作用,在企业和银行之间构建相关平台,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信息通畅,渠道便利。同时积极探索包括商标专利权在内的一系列知识产权组合质押贷款,拓宽质押物范围和流通途径。(孙建新  施宛莎)



(编辑:汪诚)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