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报道 > 详情

解读中国通信知识产权 企业是创新型国家关键

发布时间:2014/5/4 10:38:08 来源:赛迪网

  经过多年发展,国内部分通信设备商已经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手机厂商和芯片商的实力仍然不足。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雷看来,专利是将两类企业区隔开的关键元素之一。

  王雷:专利是区域竞争力的关键

  目前,中兴与华为等通信设备制造商已发展了近30年。在与国际竞争对手的缠斗中,这些代表性设备商逐渐树立起坚固的专利围墙。以中兴为例,该公司申请的全球专利已达到5万多项,其中涉及技术标准的LTE基本专利超过800余件,全球占比13%。

  有了这些专利储备,特别是在底层专利技术上的突破,让国内设备商具备了与国际厂商实现专利交叉授权的基础。在这样的竞合关系中,双方厘清了各自的利益边界,将发生专利诉讼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并保证最大限度实现利益最大化。“专利交叉授权关系能够保证企业在稳定的专利环境中发展。”王雷说。

  然而相比之下,国内手机厂商和芯片商却走向了另外一条路。

  手机厂商不断提升产品的出货量,借规模优势缩减成本,提升向产业链上游企业的议价能力;芯片商顺水推舟,借规模优势压缩生产成本。换言之,多年来,国内厂商没能充分积累通信领域内的各项基础专利,而是通过压缩人工、生产和流通成本的方式,提升利润空间。

  在这种“制造业思维”的引导下,国内厂商没有与其他专利持有者实现交叉授权的资本。

  因此,国内品牌手机不仅在售价和利润环节双线走低,还要从本就稀薄的利润空间中,抽取部分资金,作为专利使用费,交给专利持有者,为各自在专利环节的缺失“填坑儿”。

  据手机中国发布的数据显示,作为3G市场最大的专利持有者,高通对手机制造商收取版税通常为手机批发价的1%至6%,芯片厂商也为高通贡献了大量资金。高通的利润架构中,每年有大量收入来自专利授权。“发货量越大,对专利持有者越有利。”王雷表示。

  目前,无论国内的手机厂商还是芯片商,加大专利储备的意愿空前高涨。去年底,清华紫光集团和展讯通信联合宣布合并协议,双方构建的专利池也成为共享资源;今年初,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除了渠道资源,后者2000项专利也成为本次收购的焦点。“国内设备商通过并购的方式积累大量专利资源,这也是国内手机厂商和芯片商值得借鉴的方式。”王雷表示。

  陶鑫良:中国企业逐渐后发制人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陶鑫良认为中兴通讯在专利方面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不止在国内,在国际舞台上也能与世界知名企业平起平坐,反映了中国企业逐渐显示后发优势,后来居上,这令人鼓舞。

  然而,中国作为制造大国,长期以来依靠低成本低附加值的模式,这是我国的国情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因为依靠成本优势的中国制造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拥有知识产权储备的企业毕竟是少数。陶鑫良表示。

  中国通信行业整体提升专利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陶鑫良表示,从另一方面来说,低成本低附加值的模式不是我们要发展的明天,这点上,南美化就是前车之鉴,我们未来必须要靠创新驱动,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才,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为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土壤。

  陶鑫良认为,要完成转型,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一是企业的创新活力没有被激发出来,目前还主要是政府推动,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并付诸实践。虽然像中兴通讯少数领先企业已经主动去创新,但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将创新变成一种常态。二是在知识产权战略上存在片面追求政绩工程的行为,在知识产权战略上必须实现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的转变,应该把握未来核心技术的方向。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交易和博弈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制胜因素。

  高旭东:国际竞争靠知识产权

  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高旭东认为,中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全面。他表示,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必须靠核心能力,靠知识产权。以前,我们的很多企业对于国际化的负面的影响没有太多认识,以为只要是能走出去就能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竞争中逐渐认识到仅仅加入WTO对企业的帮助并没有那么大。

  管理学中有一个理论认为,在自由市场的竞争中,企业只有拥有核心的技术和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否则只能处于不利地位。

  目前,中国在制造业上采用的是低成本低附加值模式,但作为一个大国不能仅仅做代工,应该出现更多主导产业链的企业,这样就能形成一个正向循环,比如苹果公司一家的利润就能占据整个产业链利润的60%。

  高旭东告诉《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要改变当前这一模式,有三个因素不可缺少。首先取决于企业的努力及坚持程度。创新不是唾手可得的但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像中兴通讯刚成立时是一个小企业,谁能想到她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我认为中兴通讯与其他企业不一样的一点在于其刚成立时就有远大的追求:为中国的半导体和通信行业贡献一己之力。而更重要的是中兴通讯的长期坚持。第二个因素是企业的创新要有战略规划和方法。企业真正能够理解客户需求,做到市场驱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企业的取舍。第三个因素是创新文化的建立,整个社会要有接受和喜欢失败的文化和氛围。因为创新文化和制造文化是有本质区别的,制造文化强调结果,做到产品保证质量,而创新文化需要探索,需要试错。创新不是一个个体,需要组织体制,需要放到更大的环境里。

  要完成从传统的制造大国向技术创新型国家转型,取决于整个社会创新文化的建立、企业自身的努力以及企业要有战略规划和探索方法。高旭东认为,在创新中,企业必须主导,目前提的比较多的开放式联盟只能是辅助性的,因为大学、研究所主要是做一些前沿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要将技术真正能够应用还得靠企业自身。目前高校、科研院所在开发核心技术方面是落后于企业的。


(编辑:秦韵)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