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报道 > 详情

赵福全:国际化和正规化是自主品牌必由之路

发布时间:2013/9/12 10:36:52 来源:盖世汽车网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 赵福全

  2013年9月6日-8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以下是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的会议发言。

  赵福全: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来分享我的一些想法。高主任说我是押轴的,实际上是可有可无的一个讲演,我今天因此得到的是命题作文,如何把中国的自主品牌做强,这个话题很大,我就跟着感觉走,大家随时可以把我打断停止。

  事实上中国自主品牌做强有很多东西要做,而且有很多功课要补,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正规化和国际化,所以我的标题是“正规化与国际化”。但是做到了正规化、做到了国际化并不一定能做强,但是它是做强的一个根本和基础。刚才几位演讲的嘉宾都已经谈到了走出去的一些期待、希望,也包括艰辛,也包括尝试。但是我认为作为主机厂的中国自主品牌,先不谈走不走出去,就是在中国的家边上做好挑战都是巨大的。曾经的游击队做法在未来面对强大的八国联军进北京的形势,我认为这个挑战更加巨大。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到底有多少达到上限,我也跟很多咨询公司,也包括一些专家学者讨论,大家都知道三千万辆挡不住,甚至有可能四千万辆,按照每年6%的增长就可以达到三千万辆,这是中国的市场。当有三千万辆本土市场的时候,中国将会成为全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大蛋糕,都来了,这种竞争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同时当有三千万辆的本土市场需求的时候,中国也将会成为世界上造车成本最低的国家,因为汽车强调规模,就是规模规模规模。鉴于此,我个人认为2020年中国三千万辆应该是没有问题,按照每年6%。同时又三千万辆市场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大的出口,这个出口有一个很大的数据,我估计一千万辆,有机合资企业如果想要出口,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增加。

  尽管市场巨大,竞争也非常激烈,机遇大的时候挑战也大,我个人认为对自主品牌来说,机会远没有挑战大,实际上不是发展的机会,而是生存的危机,因为各个跨国机构都在中国想寻求自己生存的空间。外国品牌给中国自主品牌的压力应该说是空前,因为它们拥有太多的东西中国自主品牌不拥有,而且我们曾经拥有的东西,所谓的船小好调头,所谓了解本土文化,但是外国公司在这方面的进步是惊人的,他们的本土化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零部件在中国的本土化,外国公司现在思考的是一切本土化,战略的本土化,管理本土化,人才本土化,包括文化的本土化,所有的事情都在本土化。就看很多外国朋友他们中文水平的提升,足以证明他们的本土化超越了我们外语水平的提升,所以这点可以作为玩笑,但是这种压力足以证明我们挑战巨大。

  最近大家都说实际上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短兵相接,尤其在A级车的空间,外国品牌往下走,我们品牌往上走,往下走是轻松下探,外国品牌做低端产品,第一有品牌优势,第二是减配置,减技术,第三,它只要不亏欠就赚钱,有了量,就为赚钱的产品提升了利润的空间。那么自主品牌我管它叫艰难上行,60分的学生干70分非常之难,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为什么还要往上走呢?因为我们有品牌的压力,我们更需要那点量,而我们是用更多的技术投入,更高的配置,换来很有限的增量和基本上没有利润的空间。所以现在中国自主品牌什么状态?30%的市场份额,15%的销售额,5%的利润空间。那么往上走的时候,市场份额会更小,营业额、销售额可能会大一点,但是利润的空间会更小。所以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自主品牌实际上不是受到了发展机会的限制,而是生存的窗口越来越小,我认为这点大家应该跟我有共识。

  那么到底如何赢得这个竞争呢?实际上很简单,你有的优势要发挥,别人有的优势你要变成你自己的优势,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我已经讲过了,但是外国企业通过本土化,已经把我们很多的优势全都学到了手,而外国品牌拥有的优势是品牌、产品、技术、资金,他们都是正规化,国际化的部队,而我们到现在为止,这些东西都还没有学到。我个人认为连认识的程度都不到,所以大家并不知道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因为在座各位那时候都没有出生,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我个人认为自主品牌要么尽快做强,要么你就赶紧改行,像我一样,赶紧转行。

  我们现在面临的竞争对手什么概念?无论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是集团化的正规化,而且这些企业也有很多做得也很困难,我们连做得差的企业都赢不过,更谈不上做得蒸蒸日上的企业,而自主品牌在国内的市场上,占全世界1/4的市场,这是很大的挑战。而对于国际市场来说,市场分布比较零散,我们不要以为卖了一万台就真的进了市场,刚才司长也讲了,只要有了定单,就意味有市场,这是大错特错的。

  同时,在国外市场为什么买中国产品?就是因为便宜,他们用极深的成见,因为你是低质低价,自主品牌所面临的竞争对手是什么样?正规军、国际化,正向开发,掌握核心技术,因为只有这样的话,它才能避免所有的知识产权的纠纷,才能够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所以自主品牌我认为唯一的出路就是正规化、国际化,因为当你跟正规军打仗的时候,你还用土办法已经过时了。

  如何打仗呢?我不想展开了,我认为企业要发展有三大要素,一要有战略,二要有文化,三要有体系。大家可以衡量一下,这三个缺一不可,战略,我们中国的自主品牌一不持续,有的没有,有,有的也是不落地的,更没有文化,我们有很多的文化实际上不健康的文化,不能支撑我们扎扎实实把汽车做好,有的时候我都怀疑,是不是中国人不适合造车呢?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实际就是体系,体系才能保证太多的文化、战略落地,但是我们哪个企业有体系呢?又有什么样的体系呢?

  下面我想谈的正规化,什么是正规化?现在当教授了,也文绉绉一把,对于企业而言,是其运营管理以及价值创造全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其对立面是随意、多变和无原则。我们现在随意、多变和无原则,美其名曰是调整。实际上确保企业可持续的战略,确保文化健康的形成,什么是文化?文化实际上是由有想法变成制度,制度形成全员的习惯,最后才能变成文化,文化是员工们形式的共有的价值观,文化有坏的也有好的,不是一喝茶就是杭州西湖的龙井文化。正规化也是小企业向大企业逐渐蜕变的这么一个必然的诉求,说明什么?实际上小企业才灵活多变,夫妻两个开个会,第二天就形成企业战略了,那是小企业,那是夫妻店,大企业要想做,就必须要点点积累,不断前进,而且踏踏实实完成自身体系建设这么一个过程,正规化等于认认真真地做对每一件事,每一件事都不能稀里糊涂,差不多就行那不叫正规化,而且是靠体系竞争,靠平台较量。

  体系的核心优势在哪些呢?第一,我认为体系带来稳定性,想想看,我曾经在戴姆勒43万人的企业,你就靠着某一个人的机动,领导的一句话就能把产品做好吗?几千个品种,满足不同的法规,所以正规化确保企业的稳定性,大企业病有的时候并不是缺欠,要规避大企业决策慢的过程,但是大企业让你正规。实际占领全球,不是在这个地方做梦,是真的有人在那个地方地方,是靠人和思想占领。体系第二个优势是系统性,它就避免你朝令夕改,尤其对汽车这种产品,复杂性,广泛性,而且各要素之间的制约,什么叫最好的车?是所有的都打70分就是最好的车。同时,体系的第三个优势,它具有积累性,因为造一款车不难,但是款款车都造对,就是大量的积累,这种积累就有很多很多方面,人才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技术的积累,品牌的积累,现在我们都在大谈品牌,中国能把品质做好才能谈品牌,我们还没有到谈品牌那个份,首先把品质做好就是做好品牌的第一阶段。

  体系体现在方方面面的不断完善的企业运营及管理规范和准则,我就不想细细展开。体系又有大体系,小体系,又分很多模块,取决于高层的这种顶层设计。比如说研发,研发不是简简单单的有一群人,有十个博士,一百个博士,它要有体系,研发体系面面俱到,要有人,人要有组织架构,而且能招来,为啥来?因为有位置,而且来了还能干活,因为有架构,而且还能留得住,要有企业文化,要有设备,什么设备都买,这就出问题了,一个最优秀的企业,只拥有70%的设备,那30%租。另外就是开发流程,而且真正的体系要通过优秀的管理来保证,不是简单说我这些东西都弄来了,同样都是土豆白菜,我妈妈炒的就比我炒的好,那就叫水平,靠里边内涵的掌握。

  下一个我讲,讲完了正规化就讲国际化,什么是国际化?从学术定义来说,实际上国际化是企业资源,包括品牌、产品、人才、管理、研发方方面面,在国际间的顺畅调配和有效作用,这是我说的,查字典也可以查得到,也是企业脱离特定区域的过程,正规化可以在中国做,但是并不需要在国际做。但是你要是想做国际化,就得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做正规化,这才叫真正的国际化,国际化不是讲英语,也不是在那儿设一个厂,如果要是国际化就找普华永道就可以了,错了,那是人家帮你在完成国际运作,并不是你真正企业的国际化,国际化的前提是要真正做世界级的企业,否则没有必要,就卖几台车根本不叫国际化。国际化的核心是什么?是广阔的视野,包容的胸襟和极强的适应性,我自己在国外待了很多年,很多人说我是个国际化的人才,其中很大的程度,见到日本人说日本话,见到美国人也得理解美国人,同时也要有极强的适应性,人家看不起你的时候也有,但是也得努力去适应,这才是国际化的核心。

  国际化的内涵就是按照国际化的游戏规则,不能随心所欲,参与国际化的竞争,国际化的基础也不是说因为国际化失去了自己的本色,别忘了是中国人做国际化,要坚持民族的特色和企业的主导权,买了人家的企业要让人家感觉到你是在那儿的人家的企业,为什么中国人也对很多国外的品牌很反感,如果你成为是中国的大众,中国的丰田,我们会对这些产品的接纳会提升很高的境界,而且国际化的关键就是国际化的胸怀、视野和头脑。另外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与时俱进。

  国际化实际上是自主品牌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做没必要,错了,在中国做也更需要国际化,为什么?因为现在是无国界的经济一体化,中国已经是国际化市场的一部分了,老外都来了,在这儿做生意,老百姓已经被70%的国际品牌洗脑了,中国的市场更是国际化的市场,需要你具有国际化的特点跟国际化的竞争对手来同台竞技。同时外国的供应商也都在中国,我们要跟外国的供应商来交流。同时中国的蛋糕再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几千万辆,中国只占1/4,那3/4我们能不能百分之百的放弃,发展中国家还有四千万辆,那么这四千万辆,也需要我们通过国际化的运作走出去。我个人认为中华民族汽车要做强,中国蛋糕再大也要走出去,没有一个国家只在家边上能做出汽车强国的,看看德国日本都是汽车出口大国。

  中国企业实际上走向国际化,差距还相当之大,很多人说没有钱,实际上有钱,机票买得起,我个人认为这远远不够,我们在更多其他方面的差距,阻碍了我们国际化,比如说我们抄袭的思想,拿来主义,这个产品在中国卖,还OK,但是出国呢,马上用知识产权,你没卖好不理你,卖好了就告你,你怎么走国际化?另外我们缺乏平台化、系列化的产品,这又是一个挑战。同时,跨国的销售,怎么和老外打交道,我们是雇外国人给中国人赚钱,还让他高高兴兴的说你好,这个东西是挑战。另外兼并重组,更重要,更需要,而且是最快的占领,但是如何用中国人管好外国人,你们准备好了吗?即使简单的建厂也没有那么容易,我也跑了很多市场,很多老外说你以名字命名的车型,就连产品命名这种最简单的东西,我们跟韩国企业比都差很多很多,很多日本的车,都有英文名字,叫起来都是朗朗爽口。加快国际化路径,我认为这些东西都是一种期待,一种方向,一种压力,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得强,我经常跟很多朋友讲,要想老外尊重你,你得有本事,我个人认为自主品牌真要成功,首先练好内功,坚持自主创新,坚持正规化,把自己的本事练强了,自然而然我认为国际化就实现了,外功就是要坚持走出去,不能遇到困难就退出。

  正规化和国际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正规化在哪儿都可以做,它是区域性国际化,是在全球范围实现正规化,我认为正规化是实现国际化的基础条件,没有一定的正规化,标准流程,我认为根本谈不上国际化。同时国际化是在全球范围内多区域实现正规化,国际化是为企业正规化提供了更高的要求,你自己都没有在家边上做好正规化,就想在国际化上去折腾,那是痴人说梦。大家不要以为只有中国的企业国际化做得不好,我看了很多外国的企业在中国我们也能数出一二三,也觉得不怎样,至少它的中国化做得不怎样,所以正规化与国际化是自主品牌共同成长的最坚强的基石。

  最后一页,在昨天领袖峰会上也被点名发言,实践汽车强国,大家现在都有点模糊,而且对中国汽车也有很大的抱怨,我想谈点观点,我认为大国经济必须有坚实的自主产业,中国不成为制造强国,我个人认为我们的转型升级从低成本变成高技术含量的竞争,所谓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没有保证,中国就很难走出中产阶级的所谓的陷阱,就是经济瓶颈,因为不成为制造强国,你就不能占领全世界的市场。反过来,不能占领全世界的市场,中国人的收入就不可能有大幅的提升,除非我们印钞票,所以我个人认为,制造强国是未来中国后三十年的必须,而在这个过程中,汽车产业大家都知道,产值之高,拉动之强,实际上是没有任何一个民用工业能够比的。所以总观全世界,没有一个制造强国不是汽车强国的,因为是汽车强国,也使它成为了制造强国,大家看日本,如果现在它的家电不行了,如果汽车要再遇到困难可想而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大国,但是必须成为强国,如果汽车不强,制造业很难强,中国很快也就会步入中产阶级陷阱。作为汽车大国,中国理所应当应该成为强国,拥有顶级的自主品牌,我认为自主品牌压力很大,但必须成长,如果自主品牌不起来,中国的汽车强国梦我认为就免谈,因为没有一个国家会把外国企业在这儿的成功,定义成自己在这儿成为了产业强国。

  怎么做?我认为首先是国家的问题,首先国家要有建设汽车强国的极强的动力和目标,我认为这点是至关重要的,不是能不能做强,是首先要想到想不想做强,想做强了,有可能做强,但是如果不想做强,就没戏了。国家我个人认为要认认真真研究如何把汽车产业做强,在过去十年里面我们遇到了太多的问题和困难,应该把这些困难都放到桌面上,以做强为目的,把这些问题一个一个都解决掉,日本人,美国人,都通过过去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让汽车所产生的所有他们的社会问题也都解决了,我个人认为中国人没有理由解决不了,只是需要时间,因为中国用十年的时间,由三百万辆干到了两千万辆,国外用了一百年时间,从二十万辆干到了1700万辆,所以中国遇到这些问题是正常的,没遇到应该睡不着觉了。

  作为企业来说,不管国家怎么想,企业也得生存,也得发展,所以必须走正规化,国际化,没有其他的选择,曾经的船小好掉头,差不多可以,在新时代下,我认为已经不适应了。同时要加强体系构建,掌控核心技术,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抄死路一条,自己干并不意味着什么都自己干,完全可以用外部的资源,用外部的智慧,用外部的资源,但并不是说用它去养别人的孩子。

(编辑:秦韵)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