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风采 > 详情

“引江济淮”引来源头活水

发布时间:2020/11/20 12:55:04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在河南省商城县产业集聚区,河南商禹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商禹机电)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在公司自主研发的数控设备的操控下,一台台大型闸门机械正待装车出发。

  “这些大型闸门是专门为国家‘引江济淮’工程而设计制造的,马上要运赴位于安徽省宿州市的工程施工现场并进行安装调试,而这些闸门设备的设计生产和投标成功,离不开公司的‘一种新型闸门结构’(专利号:ZL201520841852.3)专利。”商禹机电公司总经理、该专利发明人刘文先告诉记者,能够参与到这样一项浩大的工程中来,关键在于这种新型闸门的特殊结构创新点包括在混凝土基体的边梁处设置有闸槽,在混凝土基体内部设置有与闸槽尺寸相互匹配的闸门,在闸门结构与闸槽的结合面处的正位移方向、侧位移方向分别设置有正挡块和侧挡块,在闸门顶部两侧的背部止水面处设置有止水橡胶。正是这种闸门结构在“引江济淮”工程中“大显身手”。

  对于引水工程来说,闸门的有效启闭是疏通水流、控制水量的关键步骤。传统的闸门都比较厚重,往往需要人工操作来实现闸门启闭,且通常无法实现对水流情况的实时监控。同时,大型的水渠、河道一般都绵延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闸门的启闭通常需要10多个人分工划片负责,而且面临指令下达不统一、闸门启闭的时间不协调、水流情况复杂多变等因素,想要保证引水渠的正常运营,闸门启闭的效能就成为了其中的一个关键节点。

  “依托这件实用新型专利,我们研发的新型闸门通过智能终端控制系统和闸门辅助管理系统,不仅实现了闸门启闭和闸门系统管理的远程控制,而且能够适时监控水流情况,从而保证了引水渠闸门的有效启闭,在水利设施建设当中起到了精准监控和疏导水流、调节水量的关键作用,就像给自来水管道安装了一个智能‘水龙头’一样。”

  “在长期的研发和施工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农田水渠和城市河道往往会携带大量的泥沙、动植物残留杂物、废弃垃圾等,经常会导致水渠、河道的闸门处出现堵塞或者形成淤积。”谈及研发该专利的初衷,刘文先介绍,为了有效避免以上问题,降低外来因素对于闸门启闭及使用寿命的影响,他们开始研究在闸门前出现堵塞或污泥淤积的情况下,如何不妨碍闸门的正常启闭,同时对水流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保证了对闸门系统的有效管理,使其在超常规闭合条件下能够发挥正常效能,这正是该专利技术提高效能的体现。

  “任何新型技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研发团队依靠持之以恒的研发精神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专研出来的,当然,这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知识产权的实际运用。”刘文先表示,如果不在实践中检验和转化创新成果,所谓的成果就变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据刘文先介绍,“引江济淮”工程宿州段引水渠工程中的新型闸门,就是他和团队经过数个月的现场勘察和实地调研,并与工程施工方反复研讨和修改设计,最终才形成了的方案,该方案也为整体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刘文先说,如今,依托持续的创新研发,公司的大型闸门设备已经一跃成为商城县产业集聚区从事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并先后为秦山核电站、田湾核电站、宁德核电站、“引江济淮”工程等国家重点领域和大型工程提供相关关键设备和技术服务。

  一渠长江水,入淮润皖豫。“‘引江济淮’工程连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既是重大的调水工程,更是战略性的民生工程,对于提高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刘文先表示,“一件小小的实用新型专利的效用,让一台台大型设备走出生产厂房,成为参与大型河道工程的闸门‘神器’,也让商城县一家中小企业走出中原,为国家利民工程做出应有的贡献。”面对未来,刘文先和团队将继续在创新的道路上求索前行。(本报记者 李铎 通讯员 曹良刚)


  (编辑:白逸群 实习编辑:田伊慧)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100088) 电话:010-82803068 邮箱:cipwzfg@163.com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