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风采 > 详情

格力董明珠:“创新要与对手硬碰硬地比”

发布时间:2015/1/13 13:48:47 来源:南方日报

  从2014年底到2015年开年,格力总裁董明珠因为几次锋芒太露的讲话,被推到了网络上的风口浪尖。

  1月9日,珠海格力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奖”。采访的当天,上千名穿橙黄色背心的营销代表,在格力公司的大院里环绕着董明珠进行大合影。对他们来说,她是女“财神”。

  这位叱咤中国企业界风云的女性,以及她所率领的企业,到底有多少底气?特别是其创新实力,到底是不是实实在在的?董明珠坐在南方日报记者面前侃侃而谈时,那股子冲劲和韧劲扑面而来。


  不敢挑战自己的才是夕阳产业

  南方日报:不少人认为传统的制造业是夕阳产业。但您却认为空间很大,发展空间没有“天花板”。您的底气从何而来?

  董明珠:电器制造业是个辛苦的、利润低的传统产业,而互联网与电器制造业是两个不同的行业。实际上电器制造业也好,互联网及IT业也好,都是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行业。比如造纸,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互联网时代仍然需要造纸啊。所以说互联网只是一种技术的基础,每个行业都可以用。

  我不觉得制造业就是落后的。不思进取、不创新的才是夕阳产业。我们要做百年企业,从战略上、战术上、宏观上、微观上都有一个很好的规划,不管别人说什么。

  南方日报:格力如何开拓较大的发展空间?这次格力获得全国的“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奖”,您有何感受?

  董明珠:只要心系消费者,敢挑战自己,我们就是朝阳产业。我给科技人员讲过一句话,10年以后一定还会有空调,但是空调是不是还是今天这样的呢?我们就要给自己打一个问号,要用什么样的东西来替代现在的空调,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这样的创新文化中,我们这个行业还有天花板吗?

  创新这两个字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倡导。我认为,不是简单的一个产品有变化就叫创新,那只是一个创新结果。所以,我们最重视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让每一个人都有创新精神、创新思考,随之有创新行为。

  格力一直以来都在创新,专利申请有14000多项。而且,我们创新的步子加快了,在2012年之前才有7000项专利。而近两年,每年能有三四千项专利申请,而且许多是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比如说,原来离心式冷水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一般是7左右,格力自主研发的离心式冷水机组IPLV达到12,这就是有实质性意义的创新。

  南方日报:企业在不断地用创新解决问题吗?

  董明珠:是的。企业家要有一种吃亏的精神,优秀的企业一定要把对整个民族、社会的贡献结合起来。

  现在雾霾的问题严重,大家都在分析原因。过去晚上9时人们就睡觉了,而现在很多人12时以后才睡觉,能源消耗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同时,有些地区还用传统的方式供暖。这些能源都大量地靠烧煤获得,当然会产生雾霾。那制造业在减少雾霾方面能做什么?人们常把空调说成冷气机,没有意识到它实际上也是一种供暖设备。

  格力在河北、天津、甘肃都进行了供暖设备的改造,把他们原来27元/平方米的供暖费用降到了11元。我们在兰州的供暖设备改造,耗电量和供暖费都大幅下降。这就是节能的有价值的突破。

  北京有一个经典案例,当我们也去竞标一个小区供暧设备时,地产商说国产货不行的。我们要他对比一下。两套别墅分别用外国名牌机和我们的产品。一个月下来,我们电表上的电比那边少用30%,而且能把温度升到22度,那边最多15度16度。结果我们一下子拿到1500套的多联机订单。

  不诚信企业是骗消费者的钱

  南方日报:您最近抨击了一些企业,为什么火力这么猛?

  董明珠:我说得不客气一点,有些企业是不道德企业,或者不诚信企业。我对欺骗消费者的企业行为很生气。有人问我这么说是不是把同行当成冤家。不是的,过去我很崇拜它是因为那个时候它确实做得不错。但今天看到有造假行为就要公开讲,你欺骗了消费者。

  南方日报:可您这样公开地说出来,招来许多非议。

  董明珠:大家不要觉得我是恶人,我是为国家争气哦。这种事,懂技术的外国人会笑话我们。外国经销商曾经跟我们说:“中国制造,客户都不相信”。你想这对中国企业打击多大。

  科技进步奖什么能评,什么不能评,应让科学技术本身说话。假的东西也能评,科技怎么能进步?

  创新就是硬碰硬

  南方日报:格力现在在国外卖产品都是打格力的品牌吗?

  董明珠:在中东市场已经是用自主品牌,欧洲市场也开始走自主品牌道路了。我们打算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全部走自主品牌道路。

  南方日报:这几年你们有哪几个重大的创新突破点?

  董明珠:人们谁也不愿意坐在空调风口的位置,于是我们开发出无风空调。通过结构设计的变化实现无风制冷/热。什么叫无风呢?比如说,冷气是往下降的,那就让冷气从上部输出,再往下降;而暖气则从地面输出,自然上升。

  不仅仅是空调这一块,很多技术含量特别高的压缩机,中国都是进口的。所以我们要在这一块发力,研发的微型压缩机不仅为格力空调服务,还为其他电器服务。以后还要做全系列的电机,从微型、中型到大型,各种不同技术需求的电机。这是一个很大的产业。

  我们还有许多新的突破点。过去主要生产家用空调,现在涉及商用空调。比如说冷冻冷藏冷运,医药行业产品要求设备做到零下几十度。老百姓平常用的冰箱核心技术也有名堂,冰箱做到零下七度不结冰,保证肉的质感,不丢失营养成分。

  南方日报:你们研发产品的力量如何?

  董明珠:格力有两大国家级技术研发平台、七个研究院,包括新成立的健康技术研究院,这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竞争力和活力。很多人把竞争力理解成斗争,我们以实际行动打击不诚信行为。有些人说我天天攻击别人,对于创新,我就跟他们硬碰硬地来比一比、来挑战一下。

  格力还将用一年时间,就会让消费者感受到真正的智能化家居。以空调为中心,让家里所有电器都不用花一分钱电费了。空调以后就叫家庭能源中心。

  我们自主研究创新,如无稀土压缩机,这标志着可以节约多少吨稀土啊?如果全中国的变频空调都用这个的话,那么中国稀土一年可以少用13%。

  营销首先要爱消费者

  南方日报:2014年,你们的营销形式有个很大的改变。

  董明珠:很多人就说董明珠在营销形式上守旧,只走传统的模式,不走互联网。对空调这个产品来讲,它具有很多的特殊性,它不像一个电饭煲、电冰箱,在网上一点一敲就买了,它还包括许多后续的安装服务等。所以,我跟员工讲的是,不忙着讲上线销售,而是首先要爱消费者,保证消费者的购买体验不输于线下实体店时,才能放开线上销售。除了承诺家用空调六年免费服务,电饭煲、电风扇等等要求做到六年不坏。去年“双11”当天,格力天猫旗舰店的销售额轻松突破亿元,销售额占空调类60%,这证明消费者对于格力品牌的认同度非常高。

  南方日报:近来关于你和雷军的争议十分热闹,您怎么看?

  董明珠:我觉得他跟我打赌没有什么意义。他是做手机的,后来又把自己变成互联网代表了,概念都变了。

  南方日报:您说过格力不需要政策扶持,就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为什么这么说?

  董明珠:政府要做的就是把环境搞公平。比如,政府推行一些节能惠民政策,不能让一些不诚信企业钻空子,专吹嘘能节电多少,骗取国有资产。如果都这样,大家都不用搞技术研发了。还有,专利维权也很艰难。一个专利官司打了三五年。产品都换代了,判赔个几百万有什么意义呢?因为违法成本太低了。

  南方日报:格力去年搞旧空调置换新机活动,大概回收了多少?

  董明珠:刚搞了一个月,大概收了10万多台。为什么要搞这样一个活动呢?是因为雾霾天气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我想,早期国家没有规定家电的能效等级,空调机都是高能耗的产品,旧机型加上部件老化后更加耗电。而格力一直销量最大,该带头把旧空调换掉。所以我拿出50亿元搞这个活动,以换取一个变频时代。

  2015年是我的新起步点

  南方日报:您对公司内部也好外部也好,看不惯都去说。自己会不会觉得很累啊?

  董明珠:我没有觉得累啊。你看到一个不良现象,还做好好先生,看起来很绅士,但我不认同,要不断地在斗争中理顺关系,建立好的制度,行业才能规范嘛。

  南方日报:网上有文章形容您从女人变成女汉子,您对这个怎么看?

  董明珠:别人说什么并不重要,你要内心问自己,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你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可能触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肯定要有人说你是坏人。

  南方日报:那您自己每天工作的时间,都有多长呢?

  董明珠:我自己没有概念,即使是回家了还在想工作。要想让更多的人幸福起来,一定是有人要牺牲的。

  南方日报:有责任感的人不能放松,不会幸福吗?

  董明珠:我觉得自己挺幸福的呀,空调做到了世界第一,怎么不幸福啊?

  南方日报:格力总说要做百年企业,那就意味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董明珠:我们现在做一个百年企业的规划,进入了一个全面的多元化时代。只要你做的东西比别人先进,肯定是有立足的东西支撑。我跟我的员工讲,未来5年做到2000亿元销售额,然后是3000亿,5000亿,10000亿都没有问题,就是要有创新的技术。

  不能说我董明珠怎么有能耐,我们的研发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有一个80后的员工,因为特殊情况离开了格力之后,现在还经常给我发微信,提想法提建议。这帮年轻人很多想法,我们要把这些想法落实下来,很感谢这帮80后的年轻人。

  有日本专家跟我讲:“哎,我们都在背后议论,格力人怎么回事啊?到日本出差,谈的都是产品和技术,而别的一些企业来的人聊名牌手袋和汽车。

  南方日报:2015年对您来说是一个怎么样的年?

  董明珠:一个新的起步点。我们要重新整合产业链的布局。(记者 林亚茗 通讯员 叶青 实习生 马敏之)


(编辑:白逸群)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100088) 电话:010-82803068 邮箱:cipwzfg@163.com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67号